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正文

喜报!我院教师袁阳飞荣获“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荣誉称号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6-10     [来源]: 党委组织部     [浏览次数]:

  6月8日,全省驻村帮扶工作总结表彰暨动员部署会在贵阳召开,会上宣读了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表彰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和全省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的决定》,838天上人间线路检测中心应用医药系教师、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沙营镇养牛村驻村工作队员袁阳飞荣获“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荣誉称号。

  838天上人间线路检测中心党委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始终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特色优势、统筹各类资源,创新实施“八系兴村”工程,有力推动了我院重点帮扶的关岭自治县沙营镇养牛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始终坚持尽锐出战,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同志担任驻村干部,做到真蹲实驻、真帮实扶、真抓实干,驻村干部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与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

  战鼓擂鸣,使命催征。838天上人间线路检测中心将继续发挥职业院校办学优势,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为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带着真情驻村 拿出行动帮扶

——安顺职院驻村干部袁阳飞同志工作纪实

  袁阳飞,男,土家族,中共预备党员,1994年6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838天上人间线路检测中心应用医药系教师,2020年7月派驻关岭县沙营镇养牛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自开始驻村以来,他严格按照要求吃住在村、真蹲实驻,积极与群众沟通交流,解民所需,急民所求。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名驻村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时刻心系群众 真情为民服务

  村里的事情杂,千头万绪,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时刻为群众着想。为了更快地熟悉村情,他每天天刚亮,就开始走村串户,深入农户调查摸底,访贫问计,每到一户都耐心向农户宣传党的好政策、传递党的好声音。短短2个月时间已走遍养牛村特殊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累计走访脱贫户500余人次。

  “嬢嬢,吃饭了吗”“叔叔,今天没去干活呀”,这些话语是他每次下组时对村民亲切地打招呼方式,时间久了,群众不管是合医报销、子女上户、土地矛盾纠纷、耕地地力补贴,还是务工就业、子女上学、养老金发放、新建房屋等相关问题都直接联系他,他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从不推诿,可以马上解决的事情立即着手解决,针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形成报告上报上级部门,并时时追踪问题,这也使得他快速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

  两年多来,共召开院坝会42次,村民代表大会15次,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疫情防控、惠民政策、宜居乡村建设等,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建强农村组织 筑牢执政根基

  农村要进步,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支书。村支书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头羊”。2021年是第十一届村“两委”换届年,他积极协助驻村第一书记鲁尚青落实换届工作要求,从最开始的成立换届领导机构到最后支书、主任成功选举,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选举新一届村党组织委员5名,其中留任2名,新选举产生3名,高质量完成第十一届村“两委”换届工作。

  他帮助规范支部建设,顺利通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评估达标验收,2022年8月被中共安顺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该同志积极协助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做好宜居乡村工作,积极协助第一书记向帮扶单位申请宜居乡村资金4万元,打造宜居乡村。他利用838天上人间线路检测中心学生“三下乡”契机,带领学生去镇上购买钉锤、螺丝,领着学生去砍竹子,开着三轮车到隔壁村去收购废旧轮胎,走街串巷去收集废弃啤酒瓶。夏天的温度很高,他总是第一个到场,顶着烈日炎炎和同学们一起干,一点一点打造,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初见成效。

  同学们走后,他继续带领村干部打造,通过半年的努力,建成“微菜园”“微花园”23处,沿着养牛村永岗主干道打造废弃啤酒瓶涂色、手编竹栅栏绘画、破损轮胎改色等创意涂鸦250米。特色有了,但总觉得整体内容还是差了些东西,通过开会讨论,决定再增加宜居乡村墙绘,他联系绘画老师,带着他们到村实地查看,一步一步确定宣传绘画方案,历时2个月,养牛村制作完成宜居乡村宣传墙绘500㎡。

  他积极协助驻村第一书记鲁尚青申请协调环卫工具,把清扫工具分发到各小组保洁员,通过干部带着在家党员、保洁员打扫卫生的方式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盘活闲置资产 壮大集体经济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养牛村有闲置养殖场600㎡、饲料加工厂2000㎡左右,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开会研究,决定盘活闲置资产,养殖肉牛产业后,他积极协助村老支书赵正勇、驻村第一书记鲁尚青做好肉牛养殖工作。

  首先着手养殖基地前期维修建设,原养殖场外围是空旷的,他和老支书寻找安装师傅安装护栏来隔绝病原,并用石灰对养殖场进行消毒。为了提升养殖技术,他驱车50公里去邀请农技专家到养殖场对前期工作进行指导。

  他积极协助老支书和第一书记完善整体布局规划、青贮饲料储备、饲草卸货等前期工作。肉牛进场以后,针对有问题的肉牛,协助第一书记立即联系专家,邀请专家到村指导肉牛养殖工作,盘活了现有的低效饲料加工厂和养殖小区。(文字:董璐 图片:袁阳飞提供)